FUN乐天使(中国·堂)官方网站 – 控股股东折价套现17亿背后:胜宏科技的资金困局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业绩持续向好、股价站上高位的PCB(印制电路板)龙头胜宏科技(300476.SZ)遭遇控股股东的大手笔减持。


5月30日晚间,胜宏科技公告,控股股东深圳市胜华欣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华欣业”)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2,572.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8%,询价转让价格为65.85元/股,交易金额达16.94亿元。


这笔转让因高比例、大幅折价引发市场关注。


胜宏科技最新收盘价86.48元/股,逼近历史高位,转让价相当于打了7.6折,较定价日(5月26日)收盘价亦折让18%。22家接盘方刚到手的股份,账面已浮盈超过30%,即约5.31亿元。


胜宏科技基本面向好,大股东称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但未披露具体用途,市场对大幅折价转让的动机仍存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胜宏科技自身资金缺口颇大。公司正在推进19亿元定增计划,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和补充流动资金。


“当前订单的能见度是两个月左右。”胜宏科技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订单饱满。公司认为“产能的升级和扩充势在必行”。


22家接盘机构浮盈超30%


胜宏科技从事高密度印制线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端多层板、HDI(高密度互连线路板)、FPC(柔性印制电路板)、软硬结合板等。根据Prismark数据,2024年公司位列全球PCB供应商第13名,此前为第20名。


出让方胜华欣业为实控人陈涛控制的企业,与胜宏科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刘春兰、陈勇为一致行动人。


此次转让后,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比例由34.62%下降至31.64%。


转让方式为询价转让,不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即有特定的接盘方,对二级市场影响有限。受让方在6个月内不得转。


折价是询价转让的常见操作,一方面吸引了机构快速参与,同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同时,高折价通常被市场解读为股东信心不足,或资金链紧张。不过由股价走势可见,市场对此次股权转让短期并不担忧。自胜宏科技5月23日首次披露询价转让计划以来,胜宏科技股价连收五阳,至今累积上涨14.26%。


尽管短期影响无忧,但中长期来看则存在不确定性。


受让方为22名机构投资者,近3%的股份被合格境外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四方机构“分而食之”。这些机构多为各领域的知名机构。


  • 在此次转让中,私募占了大头,共11位,合计受让股份1000.53万股,占了近四成。最大受让者为深圳永冠基金,拿下606万股,金额3.99亿元,占比0.70%;最小的受让方为浙江睿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只分得3万股。
  • 基金公司包括睿远基金、诺德基金、财通基金、汇安基金四家,共受让610万股。
  • 两家券商参与其中,包括国泰海通和广发证券,各获515.70万股和180.70万股。
  • 外资机构共5位,包括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J.P. Morgan Securities plc、UBS AG(瑞银集团)等共获266万股。


胜宏科技本次股东询价转让受让方(2025年5月30日)


大幅折价背后,或透露出胜宏科技实控人陈涛对资本的妥协。


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离不开机构资金的参与,有了诸多机构“大佬”的背书,投资者也更易追随其中。


接盘最多的私募二级市场操作更为灵活,私募参与后,或更有动力为胜宏科技的股价“抬轿”。不到一周便有超30%的收益,已让这些机构尝到了甜头。


对散户投资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财务投资的机构股东有着明显的获利退出诉求。因此,待6个月的锁定期结束,胜宏科技股价走势或受此制约。


资金缺口凸显,急需“输血”


控股股东套现约17亿元的资金用途未明,市场猜测纷纷。由胜宏科技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在快速扩张期,急需“输血”。


首先,30亿元投资计划压顶。


5月13日胜宏科技披露了2025年投资计划,公司拟使用不超过30亿元,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买。投资范围包括新厂房及工程建设、设备购置、自动化产线改造升级等投资事宜。


截至公告日,胜宏科技已投资2.52亿元,这意味着还需要不超过27.48亿元来投资。


胜宏科技表示,投资的资金来源为公司及子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其次,与投资计划相比,胜宏科技账上货币资金捉襟见肘。


近两年,胜宏科技账上货币资金在不断下行。2023年末,公司还有21.41亿元货币资金,到2025年一季度末,已降至13.30亿元。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余余额为4.68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28.54亿元。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远小于银行借款余额。


货币资金余额不到今年投资计划的一半,胜宏科技急需其他方式来筹资。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到52.54%,显著高于42%左右的行业平均值。


再次,定增难填资金缺口。


胜宏科技正推进一起不超过19亿元的定增,其中有5.5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显然,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资金需求。


不仅如此,定增拟投向的两大东南亚项目——越南胜宏人工智能HDI项目和泰国高多层印制线路板项目,计划总投资额32.18亿元,此次拟募资投入金额13.50亿元,同样还有18.68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解决。


公告称,两大项目的资金缺口由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解决。


胜宏科技2024年拟定增募资计划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资金缺口,若控股股东将套现资金用于上市公司,则此减持并非利空。


目前,胜宏科技并未披露相关控股股东资金用途公告。


订单饱满,急于海外扩产


中长期如何走,还要看胜宏科技基本面表现。


从行业层面来看,AI的爆发推动PCB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PCB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AI服务器和HPC系统已成为推动低损耗高多层板和HDI板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Prismark数据,2023-2028年全球AI/HPC服务器系统的PCB市场规模(不含封装基板)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2.5%,远超其他领域PCB市场规模增速。到2028年,这一规模将达到31.7亿美元。


从胜宏科技自身来看,客户稳定,订单饱满,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2024年自胜宏科技将重心转移动AI赛道以来,公司业绩上升,2025年一季度更是超出市场预期。


一季度,胜宏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3.12亿元,同比增长80.31%;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大增339.22%。这一趋势还在继续。


公司多层板、HDI产品均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在手订单,公司在手订单的消化周期通常在60-90天。公司订单需求旺盛,产能的升级和扩充势在必行。”胜宏科技在日前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表示。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订单能见度较高,产品良率持续改善中,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在日前投资者交流时表示,胜宏科技高管表示。


胜宏科技销售毛利率在持续提升。公司一季度销售毛利率已达到33.37%,较去年的22.72%上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



据了解,胜宏科技已进入英伟达、AMD、英特尔、特斯拉、微软、博世、台达等企业的供应链。


界面新闻发现,胜宏科技的客户集中度并不高。从2024年年报来看,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比约20%,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5.73%,同比基本持平。


胜宏科技5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深度参与国际头部大客户新产品预研,从产品规划到技术能力提升,再到扩产计划,全程跟踪服务客户。


胜宏科技境外营收占比约65%,为建立全球产能,正推进的定增主要是在海外布局高阶HDI及高多层板产能。


  • 其中,越南项目拟总投资18.15亿元,建设期三年,第三年开始分步投产,至第五年全部达产。项目拟建设生产人工智能用高阶HDI产品,计划年产能15万平方米。
  • 泰国项目预计总投资14.02亿元,建设期2年,第三年全部达产。项目拟建设生产服务器、交换机、消费电子等领域用高多层PCB产品,计划年产能150万平方米。


2024年,胜宏科技多层板销售量601.85万平方米,HDI销量64.69万平方米。


泰国项目多层板扩产产能相当于公司去年销量的约25%,越南项目HDI产能计划相当于去年销量的约23%。


对东南亚地区的布局,胜宏科技总裁赵启祥日前表示,“中国+N”的模式逐渐成为PCB行业的新趋势。“核心海外客户要求PCB厂商参与其全球供应网络,全球排名前列的PCB厂商基本均在东南亚投资布局。”


二级市场上,胜宏科技年内累积涨幅已超过100%,股价部分兑现公司业绩预期。


控股股东折价套现的背后,不能忽视的是上市公司的扩产困局。胜宏科技在公告中称未来三年是公司实现第二个百亿目标的关键阶段。当下,胜宏股份订单饱满与资金饥渴并存,大股东会否在关键阶段出手解困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Post

蓝鲸体育-蓝鲸NBA直播|中超直播|英超直播_蓝鲸体育官网 – 广州AI产业竞逐差异化路线:瞄准垂类应用和落地场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人工智能浪潮正重塑产业版图,一线城市中相对落后的广州要在应用端寻找错位竞争优势。 5月27日,广州首个大模型孵化空间——清智孵化器・琶洲模方正式开业。该孵化器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由清智孵化器与海珠城发集团共同筹建。 根据规划,该孵化器主要有6大孵化方向:AIGC、工业智能、具身智能、AGI、医疗智能和类脑智能,周期为6个月技术孵化和6个月产品孵化。 清智孵化器是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支持下成立的创新孵化器,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并设立自有创投基金。百川智能、松延动力、智平方等企业均在其孵化及投资版图中。目前,孵化器已完成孵化超过40家AI企业,超过一半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累计金额近百亿元。 清智资本及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张煜告诉界面新闻,之所以落地于此,一方面在于琶洲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具备政策先行优势;另一方面,在一线城市里,广州引进的意愿最强烈,“相较于北上深,广州的AI代表性企业相对要少,技术也滞后一些。但是这边具备场景和产业,能很好地互补。” 该孵化器的特点在于“两地双核”运营,采用北京海淀、广州海珠两地合作模式。张煜提及,北京主要是人才和科研,广州主要是应用和落地,会强化场景落地和产业数据方面的支持,借此将各地占优势的要素结合起来,促进整个生态的建设。 “广州孵化器主要面向产业,北京是科研和人才载体,我们会把过去所投的一些优秀项目双向融合,例如动易科技、极佳科技、光影焕像,跨维智能,智平方等,帮助企业在本土找到场景。”张煜提及。 目前,孵化器首批入孵企业超20家,包括动易科技、极佳科技、迈璟科、恺望数据等,覆盖空间世界模型、人形机器人、模型服务、AI Agent等人工智能前沿领域。 清智孵化器・琶洲模方 拍摄:张熹珑 张煜认为,人工智能行业具有特殊性,过去某个产业可能只需要一个方面的专家,而AI行业需要“六边形战士”,每个方面很强才能生存下去。 对比之下,北京、上海的基础科研水平占据优势,深圳见长于软件和硬件实力,这都是广州短期内难以追赶的领域。张煜提出,广州最大的强项是应用场景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如何把场景开放出来、跟外地企业相结合使其在广州落地应用,是这个城市错位发展的路径。随着大模型发展到应用落地阶段,技术需要跟产业紧密结合,具备应用优势的地方也有了用武之地。 目前,广州已经诞生大量大模型垂类应用场景,极飞科技、科大讯飞、佳都科技、云蝶科技等企业已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城市治理、智慧交通、现代农业等领域。以琶洲所在的海珠区为例,其大模型备案数达13个(占广州市50%),数量跻身全国前列;算法备案数达126个(占广州市37%);已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120个。 5月27日,琶洲模方与产业生态伙伴蚂蚁集团、唯品会、三七互娱、树根互联等企业进行产业生态伙伴签约,这些合作方将为琶洲模方入驻企业开放涵盖医疗、电商、交通、工业、游戏、金融等应用场景。此外,海珠区建设的总算力1418P的本地智算中心琶洲算谷,将为琶洲模方入驻企业提供小于10ms的低时延智能算力服务。 清智孵化器背靠清华大学的科研资源和产业生态,并设立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拥有全阶段的创投基金,除了清智资本外,也有大量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了广州的创投基金。 张煜透露,今年会启动新一轮融资,接下来会跟政府背景的基金展开合作,双方预计成立一支更大规模的基金,从而拓宽投资范围,规模可能是5-10亿元。 “目前国有资本还是社会资本的主要部分,这也要求我们跟其打交道。加上国资做了调整后,更开放、更接近市场化,双方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张煜说。在他看来,AI编程(AI Coding)、AI智能体(AI […]

摩根娱乐|品质驱动体育发展,专注打造竞技直播未来 – 创始团队套现19亿离场,奇瑞接盘能助鸿合科技重生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上市刚满6年,鸿合科技(002955.SZ)邢氏兄弟等创始团队在分批套现后,即将放弃控制权,全身而退了。 6月11日,停牌四个交易日的鸿合科技公告,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瑞丞”)拟以15.75亿元收购公司25%股份,同时,创始人之一张树江放弃剩余7.55%股份的表决权。 交易完成后,鸿合科技进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合肥瑞丞将成为间接控股股东。 界面新闻发现,这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资本退场。IPO前,来自关联公司的业务激增助推上市,关联股东突击入股坐享上市红利;上市后,业绩不达预期,资本股东减持退出;创始股东也步步为营,从移交管理权,到分批减持,再到特别分红,直至此次离场。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创始团队邢修青、邢正、王京、张树江四人合计套现19.23亿元,留下了营收三连降的公司。 然而,这对鸿合科技来说,或许不是坏消息。如此重大变更,新的资本力量加入,对业绩连年下行的鸿合科技来说,或许是转机。 接盘方为奇瑞系公司,市场对后续其可能带来的变化有期待,也有犹豫。公司股票6月11日复牌“一”字涨停,6月12日高开低走,收出长阴,最新股价26.65元/股,最新市值63亿元。 “现在还是原来的管理模式,主营业务没有变化。”鸿合科技证券部人士回应界面新闻称,控制权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以后续披露的信息为准。 创始团队套现19亿全身而退 鸿合科技是国内较早的从事教育信息化的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9年5月于深交所上市,主营产品为智能交互平板。 公司创始团队共四人,四人原是一致行动人,后邢氏兄弟与王京、张树江解除一致行动关系。目前实控人为邢修青、邢正兄弟。 协议转让前,四人合计持股比例52.96%。邢氏兄弟为一致行动人,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31.82%,王京、张树江各持股11.07%和10.06%。 本次协议转让后,瑞丞基金持股比例25%,创始团队虽不是一致行动人,但合计持股比例仍有27.96%。 因此,为保证控制权的稳定,张树江放弃表决权,四人也出具《关于不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承诺函》,瑞丞基金取得控制权。 此次转让中,邢氏兄弟套现最多,邢修青控制的鸿达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成”)转让价款6.12亿元,邢正套现6.30亿元。王京和张树江分别套现1.74亿元和1.59亿元。 其中,邢修青的交易比例超出了限售承诺——即在担任董事或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为此,邢修青还申请了豁免限售承诺。 王京和张树江则是以25%的比例卡线转让。邢正不属于公司董事或高管,不受此限制。 […]

哈哈体育_十年运营 信誉无忧 – 深圳前5个月四大经济核心指标跑输全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2025年6月—7月上旬,深圳市及下辖各区(除深汕特别合作区外)相继公布了1—5月的经济运行数据。 从今年前5个月的整体经济表现来看,深圳市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以及进出口总额增速这四项关键经济指标上,均低于全国同期增速水平,分别为3.5%、-9.2%、4.7%、-1.9%。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今年1—5月深圳经济运行的四个指标,其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深圳去年的整体经济增长及相关数据增速均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其今年的增长起步点较高。在这样的基础上,今年要继续维持此前的高增速难度较大,且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今年的增速表现。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2024年1—5月深圳经济运行呈现“工业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扩大、市场销售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的特征,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更关键的另一方面是,今年关税战对深圳经济的影响特别大。深圳去年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位居榜首,其经济因此在今年受到了关税战的较大冲击。此外,深圳进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很高。因此,关税战爆发后,短期内市场震荡剧烈,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不仅直接拉低了深圳的进出口数据,也对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工业制造领域的核心指标造成了冲击。”宋丁说道。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深圳一直是外向型经济城市,2024年其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连续32年居国内外贸城市首位。但结合今年前5个月的出口数据表现,深圳要想保持上一年的高增长水平,绝非易事。今年1—5月,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17751.13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0584.85亿元,下降8.6%;进口达7166.28亿元,同比增长10.1%。 而同为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的城市,在关税战的大背景之下,东莞今年前5个月的出口数据增速却跑赢深圳。2025年1-5月,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158.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出口3717.4亿元,同比增长11.2%;进口2441.1亿元,同比增长28.5%。 其中,去年同期的基数差异是影响今年增速的关键原因。2024年1—5月,深圳市出口11592.65亿元,增长37.2%;东莞市出口3286.1亿元,下降3.4%。 此外,市场拓展策略的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深圳的情况来看,2024年其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香港、美国,进出口合计占42.5%,2025年3月变为香港地区、东盟、台湾地区,同时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持续增长。​ 东莞2024年进出口总额中欧美市场占比约30%—40%,其近年发力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2025年1-2月对东盟进出口增57.4%,占比达18.6%,支撑出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出口整体下降8.6%,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逆势增长6.2%,这与同期深圳高技术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民用无人机(68.0%)、3D打印设备(40.7%)、工业机器人(38.8%)。 相比之下,今年1—5月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整体来看则显得较为平缓,同比增长3.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主要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7%。 而通过对分区域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分析研究,能横向比较各区的工业生产情况。从深圳各区(除深汕特别合作区外)的细分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出明显差异:南山区同比增长4.9%,福田区同比增长4.0%,罗湖区同比增长5.7%,宝安区同比增长5.2%,龙华区同比增长2.6%,龙岗区同比下降1.8%,光明区同比增长8.3%,坪山区同比增长1.0%,盐田区同比增长0.2%,大鹏新区同比增长10.5%。 界面新闻记者对比近两年数据发现,这种区域差异的背后,存在部分区域因去年增速基数较高而影响今年增速的情况。以龙岗区为例,其去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位居全市10区首位,而今年同期则成为唯一一个增速下降的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是近两年1—5月该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的区域,2024年为10.7%,2025年为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