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球体育(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大象起舞!工业富联两大业务齐爆发,但三个风险隐现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算力硬件龙头工业富联(601138.SH)两大主营业务同步爆发,上半年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大赚约120亿元。


受业绩利好影响,工业富联7月8日股价高开高走,放量涨停,这是这家超5000亿市值巨头近四个交易日斩获的第二个涨停板。


业绩高增长能否延续?工业富联证券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具体见公告。工业富联董事长、总经理郑弘孟明确表示,从客户订单能见度及需求来看,“全年订单增长十分强劲”。


财报发布后,多家券商火速评级,并上调业绩预期。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过半机构预计工业富联全年净利润有望突破300亿元。


然而,业绩狂欢背后,三大风险指标仍悬顶。激增的存货、骤降的现金流以及毛利率创新低后会否止跌,这些都需要在工业富联的中报中找到答案。


三大产品带飞业绩


工业富联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9.58亿元至121.58亿元,同比上升36.84%到39.12%。


其中二季度增速远优于一季度。工业富联预计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7.27亿元至69.27亿元,同比增长47.72%到52.11%。


界面新闻发现,工业富联的业绩由三大核心产品拉动——AI服务器、云服务商服务器和800G交换机。


工业富联旗下有着三大主营业务,分别为云计算、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营收占比不足0.5%,公司业绩主要看另两大业务,然而,业务结构近两年有所变化。


工业富联2023年各业务营收占比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工业富联2024年各业务营收占比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首先,云计算业务上升为第一大业务。


此前,云计算业务占比在四成左右。随着AI需求的爆发,公司云计算业务在2024年大增超60%至3,193.77亿元,业务占比一举超过半壁江山,来到了52.43%。


今年上半年,云计算业务继续高增。“公司云计算业务在二季度实现高速增长,整体板块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工业富联表示。


界面新闻记者由此推断,云计算业务于公司营收的占比还在继续上升。


这一业务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结构优化,产品量产加速爬坡,客户对AI数据中心Hyper-scale AI机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具体产品上,AI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倍。


这两项高增产品增速与去年表现相比又有差异。去年AI服务器营业收入增速为超15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业收入增速为超80%。


“先进AI算力的GPU模块及GPU算力板等产品的出货,在第二季实现显著增长。”工业富联指出。


其次,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出现新增长点。


这一业务在去年表现平平,营收增幅只有3.20%,营收占比从过往的58%左右降至47%左右。


业绩预告中,工业富联用“稳健增长”来形容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可见增速依然不及云计算业务。不过,二季度出现新亮点。


高速交换机方面,去年工业富联800G交换机今年上半年爆发式增长,仅二季度单季的营业收入便达到了2024全年的3倍。这一产品去年才陆续开始出货。


800G交换机的需求由AI大模型训练需求增长而来。市场对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带宽与传输速率的需求快速提升,数据流量的增长使得交换器市场从100G/200G过渡到400G/800G的产品,后续还将迈向1.6T产品。


根据第三方机构Dell’Oro Group预测,2025年800G交换机端口将有望超越400G成为主流配置。


存货、现金流、毛利率三大警报拉响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优秀业绩的背后,工业富联有几大风险值得投资者注意。


首先,存货激增埋下隐患。


在公司主营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存货同步上升存在其合理性,不过工业富联今年存货上升的速度过快。


截至2023年末,工业富联存货为766.83亿元,2024年末为852.66亿元,一年才上升不到90亿元。但到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大幅上升至1,199.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7.11亿元,增幅超过40%。


若存货未能及时消化,或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表现。


工业富联近年存货情况(亿元)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其次,经营性现金流骤降。


今年一季度业绩已是工业富联史上同期最佳表现,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首次超过50亿元。但现金流表现却不达预期,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只有12.99亿元,2023年和2024年同期为208.44亿元和52.05亿元。


二季度这一指标会否改善,值得关注。


再次,销售毛利率跌破7%创新低。


在营收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工业富联也面临着激烈竞争,销售毛利率逐年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尤其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已下破7%,到6.73%,为上市以来新低。二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能否止跌呢?


就中高端产品出货率上升后,毛利率水平是否改善一事,界面新闻向工业富联提问,相关人士未有回应。


工业富联历年销售毛利率表现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此外,客户集中度过高,也或将成为公司的一大隐患。


工业富联下游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高,直接导致公司客户集中度高。在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高达65.19%。


今年这一趋势未有缓解。工业富联在业绩预告公告中提到,“公司在主要客户中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这种份额的提升是一把双刃剑,客户业绩高增时可同步成长;若未来主要客户需求下降,或在竞争之下订单流失,或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表现。


需求“3-5年内强度不会减弱”


高增长过后,工业富联下半年业绩会趋势延续吗?这与市场需求和自身的产能供给两大因素相关。


行业需求方面,自聚焦AI以来,工业富联的业绩便与AI行业的发展绑定。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云计算巨头加大云和AI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球前四大云服务商公布的2025年预计资本支出已超过3,200亿美元,同比皆有两位数以上增长。


微软预期2025财年投入总计8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目标在2026年前将AI训练算力提升5倍;谷歌预计2025年将投资约7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亚马逊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约为10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支出。


在日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工业富联董事长、总经理郑弘孟表示,中美云厂商仍在激烈的竞争中全力布局,参与“算力竞赛”。云厂商的CAPEX(资本支出)必然会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性的增长,其断言“预计未来3-5年内强度不会减弱”。


郑弘孟还透露,从客户订单能见度及需求来看,“全年订单增长十分强劲”。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6%。


因此,AI发展土壤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工业富联年内的增长或有保证。


产能方面,工业富联能否跟上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呢?


“公司全球化产能布局完善,在中国大陆、美国、墨西哥、欧洲等多个国家地区有布局。”郑弘孟表示。


工业富联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占比最高,在深圳、郑州、杭州、赣州、绍兴等地都有布局。


在建产能主要以云计算为主。2024年年报显示,工业富联期末在建余额31.73亿元,较期初增加了6.65亿元。增加的部分主要在云计算业务,其在建公司由10.62亿元增加至19.84亿元。


AI算力相关产品均迭代较快。具体产品上,下半年还需要重点关注工业富联新品迭代进度,包括GB200的出货情况,GB300产品何时量产交付,1.6T的高速交换机订单何时起量等。这些均可能成为工业富联的下一个爆点。


国海证券刘熹称,目前鸿海最新一代GB300服务器已在测试中,有望下半年出货。由于GB200与GB300构架相似,鸿海预期GB300量产爬坡进展将较前代顺利。


郑弘孟表示,系统级机柜可以实现大规模出货,“预计未来几季出货量将持续增长,一季优于一季。”


“可以确定的是,AI算力需求必然迎来更为迅猛的增长,这将为工业富联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郑弘孟表示。


此外,界面新闻由过往数据可见,工业富联业绩有着明显的季度特征,全年业绩呈逐季递增趋势。如无意外,公司下半年业绩将好于上半年,全年业绩或创历史新高。


工业富联单季归母净利润(亿元)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机构近日纷纷对工业富联也给出乐观预期。


群益证券分析师朱吉翔认为,长期来看,工业富联在工业互联网、5G、AI等领域优势明显。得益于海外AI投资的快速推进,公司业绩增速有望持续提高。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97亿元。


平安证券预计工业富联年内归母净利润为292.10亿元。


还有不少机构给出超过300亿元的业绩预测。


信达证券分析师莫文宇预计工业富联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03.94亿元。


“我们看好公司下半年延续快速成长趋势,上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03亿,上调目标价至35.6元,维持买入评级。”华泰证券研报认为。


华创证券也上调了业绩预期,将工业富联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原来的预计282.34亿元上调至300.35亿元。


二级市场上,工业富联股价近期大涨后,已接近历史高位,并有突破之势。同时,公司股价已超过了20元/股的本轮回购价上限。


工业富联过去三年累计回购近17亿元。2025年4月,公司再次提出5亿至10亿元的回购计划。截至7月3日,公司已累计回购1.47亿元,回购769.74万股。工业富联若要再开启回购,则要上调回购价格上限。


工业富联能否如机构预期般达成300亿全年净利润的目标呢,还需要时间验证。


工业富联最新机构预期及评级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Post

蓝鲸体育-蓝鲸NBA直播|中超直播|英超直播_蓝鲸体育官网 – 广州AI产业竞逐差异化路线:瞄准垂类应用和落地场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人工智能浪潮正重塑产业版图,一线城市中相对落后的广州要在应用端寻找错位竞争优势。 5月27日,广州首个大模型孵化空间——清智孵化器・琶洲模方正式开业。该孵化器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由清智孵化器与海珠城发集团共同筹建。 根据规划,该孵化器主要有6大孵化方向:AIGC、工业智能、具身智能、AGI、医疗智能和类脑智能,周期为6个月技术孵化和6个月产品孵化。 清智孵化器是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支持下成立的创新孵化器,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并设立自有创投基金。百川智能、松延动力、智平方等企业均在其孵化及投资版图中。目前,孵化器已完成孵化超过40家AI企业,超过一半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累计金额近百亿元。 清智资本及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张煜告诉界面新闻,之所以落地于此,一方面在于琶洲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具备政策先行优势;另一方面,在一线城市里,广州引进的意愿最强烈,“相较于北上深,广州的AI代表性企业相对要少,技术也滞后一些。但是这边具备场景和产业,能很好地互补。” 该孵化器的特点在于“两地双核”运营,采用北京海淀、广州海珠两地合作模式。张煜提及,北京主要是人才和科研,广州主要是应用和落地,会强化场景落地和产业数据方面的支持,借此将各地占优势的要素结合起来,促进整个生态的建设。 “广州孵化器主要面向产业,北京是科研和人才载体,我们会把过去所投的一些优秀项目双向融合,例如动易科技、极佳科技、光影焕像,跨维智能,智平方等,帮助企业在本土找到场景。”张煜提及。 目前,孵化器首批入孵企业超20家,包括动易科技、极佳科技、迈璟科、恺望数据等,覆盖空间世界模型、人形机器人、模型服务、AI Agent等人工智能前沿领域。 清智孵化器・琶洲模方 拍摄:张熹珑 张煜认为,人工智能行业具有特殊性,过去某个产业可能只需要一个方面的专家,而AI行业需要“六边形战士”,每个方面很强才能生存下去。 对比之下,北京、上海的基础科研水平占据优势,深圳见长于软件和硬件实力,这都是广州短期内难以追赶的领域。张煜提出,广州最大的强项是应用场景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如何把场景开放出来、跟外地企业相结合使其在广州落地应用,是这个城市错位发展的路径。随着大模型发展到应用落地阶段,技术需要跟产业紧密结合,具备应用优势的地方也有了用武之地。 目前,广州已经诞生大量大模型垂类应用场景,极飞科技、科大讯飞、佳都科技、云蝶科技等企业已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城市治理、智慧交通、现代农业等领域。以琶洲所在的海珠区为例,其大模型备案数达13个(占广州市50%),数量跻身全国前列;算法备案数达126个(占广州市37%);已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120个。 5月27日,琶洲模方与产业生态伙伴蚂蚁集团、唯品会、三七互娱、树根互联等企业进行产业生态伙伴签约,这些合作方将为琶洲模方入驻企业开放涵盖医疗、电商、交通、工业、游戏、金融等应用场景。此外,海珠区建设的总算力1418P的本地智算中心琶洲算谷,将为琶洲模方入驻企业提供小于10ms的低时延智能算力服务。 清智孵化器背靠清华大学的科研资源和产业生态,并设立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拥有全阶段的创投基金,除了清智资本外,也有大量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了广州的创投基金。 张煜透露,今年会启动新一轮融资,接下来会跟政府背景的基金展开合作,双方预计成立一支更大规模的基金,从而拓宽投资范围,规模可能是5-10亿元。 “目前国有资本还是社会资本的主要部分,这也要求我们跟其打交道。加上国资做了调整后,更开放、更接近市场化,双方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张煜说。在他看来,AI编程(AI Coding)、AI智能体(AI […]

全球直播-NBA直播吧_足球直播吧_体育直播吧_全球体育直播网 – 从新材料到低空经济,长三角企业前往广东寻找商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广东、江苏、浙江均为国内经济强省,眼下正在互相取经、寻求产业链协同。 6月19日,2025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在广州举办。本次招商会共达成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的投资项目661个,投资总额3022亿元;其中21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金额409亿元。 该会议今年为第三届。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邀请了江浙企业以组团形式参加,并前往不同地市考察。会上,部分江浙和上海企业进行了落地项目签约。如浙江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在江门市落地高端新型材料研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年产值预计10亿元;江苏智荟港科技产业集团将在佛山市落地智荟港低空装备制造基地,万洋众创城投资集团则计划在汕头市落地科技城项目。 广东、江苏、浙江的经济活力在国内位于前列,2024年GDP分别达到14.16万亿元、13.7万亿元和9.01万亿元,位居国内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活力强、制造业基础雄厚,是三个省份的共同点,同时也都处于培育新动能、产业升级的阶段。 广东面向长三角企业的招商,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改革开放后,江浙企业多以代工形式嵌入广东制造业链条,集中于纺织、玩具、家电等传统制造业。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广东推动产业升级,对江浙高技术企业抛出了橄榄枝,如广州引入了浙江瑞立集团的子公司,布局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以恒力集团为例,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公司是苏州首批纺织企业,并沿着产业链发展出化纤、聚酯、PTA、精细化工、新材料、造船等业务。恒力集团在惠州市落地了500万吨/年PTA项目,补齐了惠州石化产业链中下游短板。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会上指出,2024年,集团在广东地区销售收入超过1100亿元。 江浙企业在粤的投资历程是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的缩影。目前,如何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巩固领先地位,是三省共同面临的挑战,也促使省份间寻找产业链协同的机会。 宁波高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于各地省市政府的招商引资,公司董事长高小波告诉界面新闻,此次组织了26家上市公司和部分民营企业500强的公司来投资考察,“我们调研发现,现在很多企业家的投资意愿是减弱的,但是相对于其他省份,来广东投资的意愿会更强,产业链成本、营商环境,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 高小波透露,此次邀请来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涉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有几个投资规模过百亿的项目正在对接洽谈中,其中在谈的最大投资项目将达到700亿元。广东既有深圳、广州等研发重镇,也有土地和用工成本较低的非珠三角地区,例如此次参会的一家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对接的是河源市。 在国内,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正在变化。从去年先后发布的《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再到今年1月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从法律层面禁止各地政府以减免税费、地价、补贴等优惠形式招商引资。 高小波认为,这反而是广东的机会,“因为接下来比拼的是营商环境、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这是广东相对其他省份更具优势的地方。” 例如当下最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今年4月,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创投入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行业,完成对深圳市诺仕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独家天使+轮投资。 深圳诺仕机器人主要研发行星滚柱丝杠,该部件通常作为传动装置与电机配合使用。公司产品总监陈建辉6月19日透露,行业难题在于微型行星滚柱丝杠的部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国手上,而公司通过自研工艺已经实现了稳定C5级行星滚柱丝杠的量产,上量后预计可以让现有价格降低80%,达到百元级别。 “我们主打人形机器人,下一步目标是先把灵巧手做好,超微型这方面目前是我们的优势。” 陈建辉说。 除了研发优势,市场优势是广东另一吸引力。中创新航科技集团总部位于常州,公司董事长刘静瑜接受界面新闻等采访时提到,计划将全球首个5C充电的增程电池项目放在江门。此前,公司的江门一期项目已经满产,投资规模135亿元,产能超过30GWh,首年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投资额超过150亿元;二期项目即将动工,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两期项目加起来,届时江门基地将成为全省最大的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刘静瑜提到,公司的超长循环电池已经在江门实现量产,下一代6.25兆的集装箱系统配套392安时电池将在江门实现全球首发,“储能行业都在说,下一代要做600安时级左右的电池,我们的600安时级大电芯也将在江门落地。” […]

好博(中国)体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 白云山能打造下一个金戈吗?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白云山给国产“伟哥”——金戈(西地那非)找了个接替者。 6月6日,白云山公告,分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关于他达拉非片(2.5mg、5mg)的《药品注册证书》。 就在去年,2024年,白云山制药总厂已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他达拉非片10mg、20mg的药品注册证书。 他达拉非的原研为美国礼来公司,分别于2002年11月、2003年11月在欧盟、美国获批,于2004年1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他达拉非是磷酸二酯酶 5(PDE5)抑制剂,与西地那非相似,也主要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 年销售额超十亿的单品金戈由白云山内部的医药销售公司负责推广。他达拉非该如何推广白云山内部或暂未确定。其中,是否交由金戈团队推广也未有定数。6月6日,白云山医药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他达拉非为处方药,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推广需求。 他达拉非可以被视为白云山金戈销售额见顶后的产品线补充。与西地那非相比,他达拉非可以被视为二代产品,具有剂量更低、半衰期更长、药品持续时间更久及不受高脂饮食、饮酒影响等优势。即患者可以在服药后的一天半内无需担心药物时效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他达拉非的表现一直不如西地那非。此外,他达拉非也已形成院内受限、院外竞争激烈的双重市场格局。白云山想把他达拉非卖成下一个爆品并不容易。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直接压缩了他达拉非的院内市场的天花板。院内市场由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组成。 界面新闻记者李科文制图 非公立医院销售情况暂未有单独的公开数据。但从公立医院和整体的大医院市场来看,他达拉非市场规模并不大。据米内网数据,2024年,他达拉非片在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仅为人民币1.86亿元。 在集采推行之前,原研药希爱力几乎垄断了院内市场。但自2020年被纳入集采以来,市场格局迅速变化。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分析得出,从销售额来看,虽然希爱力凭借较高单价仍保持领先地位,但仿制药依托集采和低价策略已实现销量上的反超。 据摩熵医药数据库,2021年,他达拉非公立医院端年销售额约为1亿元,两位集采中标者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和长春海悦药业共占据约74.2%的市场份额。 到2024年,从销售额来看,希爱力仍处于第一。据摩熵医药数据库,2024年,全国医院(大医院)渠道他达拉非的总销售额为1.42亿元,其中希爱力占比30.14%,天士力的蒂欣为29.77%,长春海悦的蔓狮为13.7%。 界面新闻记者李科文制图 […]